《守望者 Keeper》作为一款叙事冒险游戏,它的主角是一座行走的灯塔与其鸟类伙伴 Twig ,能行走的灯塔与鸟儿共同探索超现实场景,解开各类谜题。《守望者 Keeper》依靠氛围营造和玩家直觉来推动体验,让大家感受灯塔与 Twig 在旅途中建立的深厚羁绊。
《守望者 Keeper》将于10 月 17 日登陆 Xbox Series X|S、PC 版 Xbox、Xbox 云游戏和 Steam 平台。本作支持 Xbox Play Anywhere,首发当日即加入 Game Pass 阵容。

让灯塔动起来
游戏开场时,我们看到 Twig 和一群鸟儿正被开发者称为"凋零者"的紫色蜂群状威胁物质追逐。Twig 偏离了航线,重重摔在灯塔上,意外激活了灯塔信标,驱散了黑暗。许多游戏都以教程开场,但鲜少有作品会真实展现角色学习行走的过程。
游戏通过一段美妙的引导过程教会玩家操作,而非简单说教。你会突然发现左摇杆能让灯塔倾斜,自然就会试着摆弄——直到灯塔底部突然断裂,经过某种神秘变化后,竟长出了四条细长的腿。此刻你站起身来,就像野生动物纪录片里刚出生的长颈鹿那样,操纵着摇摇晃晃的灯塔下山,慢慢摸索如何驾驭这些新肢体。
这场教学就像喜剧演出——当你还在挣扎着保持平衡时,灯塔已经跌跌撞撞地撞上废弃车辆和破败房屋,在尝试中把它们碾得粉碎。最终它学会了行走,继而奔跑,我们由此踏上一段没有明确目标的旅程,只有隐约的暗示在召唤:"山那边究竟有什么?"

惊人独特的奇幻天地
眼前的世界令人目不暇接——《Keeper》呈现出一个由惊人独特的艺术设计驱动的奇幻天地。破碎的海岸线上散落着难以名状巨兽的骸骨;葱郁山谷里充斥着窸窣作响的外星生物;近处的小山丘可能突然拔地而起,原来是由房屋大小的蜗牛壳组成的庞然巨兽,正与你并肩而行。
所有场景的纹理都带有手绘质感——你能清晰看到构成物体表面的笔触痕迹。而将这些元素完美融合的,是令人惊叹的光影处理:阳光从山丘间倾泻而下,在屏幕上绽放出炫彩的光晕效果;洞穴系统中,随着你的经过,生物荧光真菌会渐次绽放,通过岩池中闪烁的倒影为你照亮前路。

解谜与探索
每个新区域都如同发现新大陆般充满惊喜——这种体验也延伸至游戏设计中。从互动性来看,《Keeper》的核心玩法就是解谜——没有战斗系统,也没有角色死亡机制,整个游戏完全遵循"探索-解谜-再探索"的循环模式。灯塔很快就能学会运用它的光束照耀周围世界——植物因此生长,生物产生反应,甚至能引导 Twig 去推动或拉动解谜元素。随着游戏进展,灯塔还能为光束充能产生更强大的效果,比如驱散威胁或清除障碍物。
游戏通过这套简约的能力组合反复构建出千变万化的解谜方案,全程依靠玩家实践循序渐进地领悟机制,而非依赖教程弹窗的灌输。
很快你就能将这些能力组合运用——面对被巨型颅骨堵塞的山道,你会注意到它被紫色藤蔓缠绕,末端连接着一朵花。用 Twig 催开花朵后,指挥小枝停驻在花蕊上,再摇动拇指摇杆将其拔出。藤蔓随之收缩,颅骨下颌轰然落下,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座便桥。
但这些互动方式稍后却以完全不同的形式重现。当你来到一个遍布发条机器人的村庄时,会发现中央有台故障机器正导致整个区域在时空中波动——能量波纹扩散之处,建筑不断坍塌又重组。
当你四处探索时,会发现某些雕像能借由光芒将你送往过去、现在和未来——关键的是,虽然灯塔不受影响,但 Twig 在回到过去时会变成一颗蛋,而在未来则会变成……别的形态(此处避免剧透)。
这道冗长的谜题迫使你运用所有三种形态——普通形态的 Twig 能像往常一样推拉物体,协助你操作机械装置开路;而蛋形态的 Twig 则是个沉重砝码(可用来压住特定平台)。你需要自行领悟如何操控时间本身,穿越三座风格迥异的神殿,最终修复村庄里损坏的机器。
最令人称奇的是,游戏几乎不会直白地解释任何机制——解谜过程遵循着近乎梦境般的逻辑,这意味着每进入一个新区域,你都将经历纯粹的探索期:熟悉环境、理解规则、不断试错,最终顿悟前进的方向。整个过程犹如一连串"灵光乍现"的瞬间接连涌现。
《Keeper》试图在每个可能的时机改变其谜题与场景机制。这不是一款关于精通系统的游戏,而是关于发现系统的游戏——机制会变化,解法会转移。设计中透着不安分的特质,每个章节都渴望向你展示新花样。
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游戏早知道 » Double Fine新作《守望者 Keeper》解谜探索玩法特色曝光